H3C无线校园网解决方案概述
2018-09-25 11:00:50
H3C从2000年正式组建WLAN研发团队到今年已经走过了13个年头,这13年来H3C从专注FIT AP架构研究到起草的无线管理标准正式成为IETF RFC;从部署国内首个采用FIT AP架构的985大学无线校园网到连续5年保持中国WLAN市场第一份额。今年更是推出BYOD、86面板AP、802.11AC、下一代企业级无线控制器等产品使H3C的无线解决方案更加完善,从而使H3C拥有更强的技术实力应对云计算与移动互联网时代无线校园的新挑战。
智能化挑战
根据玛丽米克尔发布的最新互联网趋势报告预计2013年智能手机加平板电脑保有量将超过PC,而报告显示截至到2012年Q4,全球智能手机用户达到11亿,同比增长42%。无线终端种类、数量的大幅度增加,在我们实施无线校园网时将面临巨大的挑战。
终端:无线网络中存在笔记本、PAD、手机、摄像头等多种不同终端类型,不同终端使用不同的操作系统,Andriod、IOS、windows系统和系统之间的差异性巨大,复杂的终端种类对无线网路的需求不同。
角色:学校需要使用无线网络的不仅仅有学生,还有老师、领导、访客等不同角色,他们对无线网路的访问需求是不同的,管理员需要考虑如何为不同的角色选择一个简单、安全的无线接入方式,如何针对不同场景下的用户选择合适的接入方式。
H3C“智能终端识别技术“可以识别不同的终端类型,通过设备指纹级别标识,判断出具体设备种类、设备型号、软件版本等信息,H3C“无感知认证技术”在Portal认证的基础上,通过无线控制器和iMC UAM服务器配合实现的“一次接入,多次使用”的智能终端无感知认证方案,解决了传统Peap、Portal认证的终端兼容性和易用性难题。基于场景的策略授权方案解决智能终端多场景下的管理问题,能够基于不同的终端类型、用户、位置、SSID、接入时段等多元素对用户的接入场景进行网络授权。
精细化挑战
无线网络的效果三分靠产品,七分靠部署,尤其是前期的工勘和后期的部署方案,H3C在教育行业有丰富的无线实施经验,进而构建详细的无线网络指标体系,通过“信号指标”“AP性能指标”“AC性能指标”“数据侧指标”等多维度数据来评价无线网络的优劣,而针对无线部署、信号入室很头疼的宿舍楼,H3C推出了第三代分路式“X-Share”解决方案。
学校宿舍区是我们无线部署的重点与难点,宿舍的典型结构是沿着长长的走廊门对门分布着众多房间,每个房间的学生大概是4-6个人,第一代宿舍无线解决方案通常是通过1、6、11做信道隔离在走廊部署AP。这种方式由于信号不入室,在墙壁较厚、铁门或屏蔽性较好的墙面上,房间内终端信号较弱。第二代宿舍无线解决方案使用大功率AP接功分器、AP内置分路器、智分方式等通过馈线入室的方式解决了信号入室问题,但由于不支持双频、分路后功率下降导致速率较慢等问题,也存在较多的不足。
H3C第三代分路式“X-Share”方案通过AP上接的馈线将无线信号延伸到不同的房间中,房间内仅需要放置一个硬币大小的天线,X-Share较传统分路式、放装式部署方式,不仅仅实现了信号入室、天线隐蔽而且双频900M的速率也大大的提高了可用性,同时H3C创新将“智能天线”功能融入X-Share方案,实现根据不同终端位置信号覆盖,大幅度提升各个房间的信号强度。
第三代分路式“X-Share”方案较传统的使用功分器,智分等一代、二代方案在速率、信号、特性上有显著的提升。“X-Share”方案最大能支持802.11n MIMO 3*3三条流,可支持单频450M,双频900M速率,同时每个房间能支持2.4Ghz和5Ghz频率,结合频谱导航可以提高单个房间的终端容量。信号上由于结合智能天线技术较传统一代、二代方案在信号上能提高30%-50%。
品质化挑战
随着校园无线的大规模部署,当前校园无线不再仅仅停留在可用这个层次上,而是要在之上开展多种业务,此时无线网络服务的质量对用户体验的影响也尤为突出。其中干扰是尤为突出的一个问题。这里不仅仅是无线内部的干扰,还有外部的。如:微波炉、蓝牙设备、无绳电话等。据统计微波炉距离AP或者客户端25英尺会降低64%的数据吞吐量,而同样位置放一个调频电话,会降低19%,如果是模拟电话和摄像机,则可达100%。
H3C智能频谱分析技术可以识别无线外部干扰源,并进行定位。而通过无线AP自带的RF监测硬件,可实现全覆盖区内的射频质量分析、避让、存储、追溯、回放等。并且可以生成丰富的图表如信道利用率图、信道质量图、干扰信号强度图、FFT Duty Cycle图等。
H3C智能逐包功率控制技术可以根据不同终端的位置智能调节功率,避免传统AP使用最大功率的覆盖方式,大大减少了AP与AP之间的可见度,降低了AP间的干扰,同时由于功率智能调节所以也减少了能耗,对比测试证明,AP开启逐包功率控制的情况下最高可以降低30%的能耗。
构建一个智能、易用、好用的无线校园网是每个无线校园网管理者的目标,H3C新一代无线校园网解决方案结合多年在无线校园网中的积累以及对前沿新技术的把握。为每个教育行业客户打造一个智能化、精细化、品质化的无线校园网。
根据玛丽米克尔发布的最新互联网趋势报告预计2013年智能手机加平板电脑保有量将超过PC,而报告显示截至到2012年Q4,全球智能手机用户达到11亿,同比增长42%。无线终端种类、数量的大幅度增加,在我们实施无线校园网时将面临巨大的挑战。
终端:无线网络中存在笔记本、PAD、手机、摄像头等多种不同终端类型,不同终端使用不同的操作系统,Andriod、IOS、windows系统和系统之间的差异性巨大,复杂的终端种类对无线网路的需求不同。
角色:学校需要使用无线网络的不仅仅有学生,还有老师、领导、访客等不同角色,他们对无线网路的访问需求是不同的,管理员需要考虑如何为不同的角色选择一个简单、安全的无线接入方式,如何针对不同场景下的用户选择合适的接入方式。
H3C“智能终端识别技术“可以识别不同的终端类型,通过设备指纹级别标识,判断出具体设备种类、设备型号、软件版本等信息,H3C“无感知认证技术”在Portal认证的基础上,通过无线控制器和iMC UAM服务器配合实现的“一次接入,多次使用”的智能终端无感知认证方案,解决了传统Peap、Portal认证的终端兼容性和易用性难题。基于场景的策略授权方案解决智能终端多场景下的管理问题,能够基于不同的终端类型、用户、位置、SSID、接入时段等多元素对用户的接入场景进行网络授权。
精细化挑战
无线网络的效果三分靠产品,七分靠部署,尤其是前期的工勘和后期的部署方案,H3C在教育行业有丰富的无线实施经验,进而构建详细的无线网络指标体系,通过“信号指标”“AP性能指标”“AC性能指标”“数据侧指标”等多维度数据来评价无线网络的优劣,而针对无线部署、信号入室很头疼的宿舍楼,H3C推出了第三代分路式“X-Share”解决方案。
学校宿舍区是我们无线部署的重点与难点,宿舍的典型结构是沿着长长的走廊门对门分布着众多房间,每个房间的学生大概是4-6个人,第一代宿舍无线解决方案通常是通过1、6、11做信道隔离在走廊部署AP。这种方式由于信号不入室,在墙壁较厚、铁门或屏蔽性较好的墙面上,房间内终端信号较弱。第二代宿舍无线解决方案使用大功率AP接功分器、AP内置分路器、智分方式等通过馈线入室的方式解决了信号入室问题,但由于不支持双频、分路后功率下降导致速率较慢等问题,也存在较多的不足。
H3C第三代分路式“X-Share”方案通过AP上接的馈线将无线信号延伸到不同的房间中,房间内仅需要放置一个硬币大小的天线,X-Share较传统分路式、放装式部署方式,不仅仅实现了信号入室、天线隐蔽而且双频900M的速率也大大的提高了可用性,同时H3C创新将“智能天线”功能融入X-Share方案,实现根据不同终端位置信号覆盖,大幅度提升各个房间的信号强度。
第三代分路式“X-Share”方案较传统的使用功分器,智分等一代、二代方案在速率、信号、特性上有显著的提升。“X-Share”方案最大能支持802.11n MIMO 3*3三条流,可支持单频450M,双频900M速率,同时每个房间能支持2.4Ghz和5Ghz频率,结合频谱导航可以提高单个房间的终端容量。信号上由于结合智能天线技术较传统一代、二代方案在信号上能提高30%-50%。
品质化挑战
随着校园无线的大规模部署,当前校园无线不再仅仅停留在可用这个层次上,而是要在之上开展多种业务,此时无线网络服务的质量对用户体验的影响也尤为突出。其中干扰是尤为突出的一个问题。这里不仅仅是无线内部的干扰,还有外部的。如:微波炉、蓝牙设备、无绳电话等。据统计微波炉距离AP或者客户端25英尺会降低64%的数据吞吐量,而同样位置放一个调频电话,会降低19%,如果是模拟电话和摄像机,则可达100%。
H3C智能频谱分析技术可以识别无线外部干扰源,并进行定位。而通过无线AP自带的RF监测硬件,可实现全覆盖区内的射频质量分析、避让、存储、追溯、回放等。并且可以生成丰富的图表如信道利用率图、信道质量图、干扰信号强度图、FFT Duty Cycle图等。
H3C智能逐包功率控制技术可以根据不同终端的位置智能调节功率,避免传统AP使用最大功率的覆盖方式,大大减少了AP与AP之间的可见度,降低了AP间的干扰,同时由于功率智能调节所以也减少了能耗,对比测试证明,AP开启逐包功率控制的情况下最高可以降低30%的能耗。
构建一个智能、易用、好用的无线校园网是每个无线校园网管理者的目标,H3C新一代无线校园网解决方案结合多年在无线校园网中的积累以及对前沿新技术的把握。为每个教育行业客户打造一个智能化、精细化、品质化的无线校园网。